央广网合肥11月27日消息(记者赵家慧)11月27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十大新兴产业”系列(第五场)新闻发布会。安徽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省经济信息中心主任刘文峰介绍道,2023年前三季度,安徽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964.7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1238.3亿元。
进一步发挥芜湖、滁州、蚌埠、铜陵、池州等地产业发展比较优势,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协同制造、融通发展的产业体系,形成错位发展、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长鑫、晶合、华鑫微纳等标志性、引领性项目加快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持续提升。
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和先进结构材料等4个集群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企业近2000家,实现年营业收入4000亿元。芜湖数据中心集群获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成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布局建设的10个数据中心集群之一。科大讯飞“羚羊”、奇瑞“海行云”、中建材“凯盛AGM”3家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入国家级“双跨”平台行列,数量居全国第5位。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关键设备、零配件、材料和软件等“卡脖子”重点领域,组建产业基础能力创新联合体,成体系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积极布局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等实验设施,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数据空间研究院,持续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动态编制“倒逼”“引领”“卡脖子”等清单,采用“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攻关模式,实施省重大产业创新计划、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研发计划项目超600项,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经典—量子”协同的量子计算全球开发者平台正式上线,先进工艺动态存储芯片实现量产,涌现出“量子钻石显微镜”、北斗三号卫星低能离子探测载荷等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
依托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国家级平台,积极对接招引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已签约落地数据中心重点项目10余个,总投资超2500亿元。支持合肥市成立全国首个场景创新促进中心,以场景创新引进培育更多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
实施“百企领军”“千企竞发”等企业梯度培育计划,鼓励优质企业通过项目建设、战略重组、上市等方式,加快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截至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突破4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70家,电子信息制造业规上企业超过1500家。
合肥京东方大尺寸显示面板出货量全球前列,晶合集成液晶面板显示驱动芯片代工领域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成功跻身晶圆代工企业全球前十。
研究制定《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坚持“数字赋能+融合创新”,加速推动三次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着力构建以双跨平台为引领、区域平台横向覆盖、行业平台纵向连接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体系,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数超800万台(套),服务企业超10万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数字贸易,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5个、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6个,培育省级电商示范园区31个、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18个、网络品牌500余个。扎实推进“数字皖农”建设,打造5个数字乡村示范县(市)和8个行业农业产业互联网建设试点,建设数字农业工厂210家,数字农业应用场景达1368个。
安徽省数据资源局副局长钱海在发布会现场表示,目前,安徽省数据中心主要集中部署在合肥、淮南、宿州、芜湖等地,以三大电信运营商建设运营为主。
研究制定《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案(2023—2025年)》,统筹推进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安徽省已累计建成智能算力超6500P。
深入推进“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安徽已实现省辖市城区、县城城区、乡镇镇区5G网络全覆盖,行政村5G通达率达到94.4%,安徽省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到177.8%。
据安徽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李庆坤介绍,目前,全省累计建设5G基站超过11.4万座,全省现代化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合肥、芜湖、黄山、宿州4市入选千兆城市,其余城市均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
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和先进结构材料等4个集群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企业近2000家,实现年营业收入4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