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何泽慧: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的她,还被总理称为“人中麟凤”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她,是我们国家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中科院第一位女院士,也是我们国家第一代核物理学家,被国际科学界誉为“中国居里夫人”的何泽慧先生。
总理曾经先后6次去看望何泽慧先生,并评价她:“何先生在女科学家中是少有的, 是人中麟凤”。
1914年,何泽慧出生于堪称世代簪缨的“何家”。据《灵石县志》记载,清朝,何家曾先后考取15名进士,29名举人,22名贡生,65名监生,74名生员,故在山西流传着无何不开科的说法。
何泽慧的父亲何澄,是山西首批赴日的留学生、同盟会的成员、实业家,也做过中央监察委员。1940年还从从张锡銮手中购买了苏州的“网师园”作为私产。(网师园后由何家后人无偿捐赠给国家,现在已为世界遗产之一)
爸爸这边如此优秀,妈妈那边也是来头不小。何泽慧的外祖父王颂蔚也是清朝进士,被誉为“苏州三才子”之一,还是蔡元培的恩师。外祖母谢长达,创办了著名的“振华女校”(杨绛先生曾就读于此)。舅舅王季烈,是清末民初物理学著作翻译家。
何泽慧年幼时,家里富裕且开明。一到假期,父亲何澄就会开着小汽车,拿着照相机,带子女们到处旅行长见识。
走过万里路,万卷书同样不能落下,何澄对自己8个子女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视。他曾对子女们说“若想中国人不受外国欺负, 必须把外国的强项学到手, 我就是倾尽家资也要送你们出去”。后来,何泽慧的8个兄弟姐妹中,共出了4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一位植物学家、一位医学家。
不得不再说一句,抗日战争爆发时,何澄让自己的5个儿子全部放下手头的工作与学业,去大后方支援抗战。新中国成立前,他又让自己3个在国外的女儿也都回到祖国,报效国家。
近朱者赤,或许正是受父亲拳拳爱国之心的影响,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何泽慧也选择了更为实用的“科学救国”——物理学。后来有记者问她什么时候对物理产生兴趣, 她说“没有什么兴趣不兴趣, ……那时就为国家……”
1932年, 何泽慧考取了清华大学物理系。不过,她这学上的可不容易。那一届的物理系共招生了28名新生,其中8名女生。当时的教授们认为女生受家庭影响大,物理又晦涩难懂,女生读难有所成,纷纷劝她们转系。物理学的课业的确很重的,也因为各种压力,到了毕业的时候,只有3名女生坚持到了最后。这其中就有何泽慧,而且她的毕业论文还获得了最高分。
何泽慧有次回忆起当年在清华求学的情景, 还风趣地对母校的老师说:“‘老封建’劝说我转系, 我呢, 偏偏不愿意转。我造了他的反, 并终于取得了胜利。”
清华毕业后, 何泽慧又得知祖籍山西政府有一项规定,凡是毕业于国立大学的山西籍学生, 山西省均资助3000大洋的出国留学费用。
当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满脑子都是“救国”的何泽慧决定借此机会去德国学习兵工。1937年她给姐姐何怡贞的信中还写着:“不是中国兵发炮发不准, 放枪放不准吗!其实只要我一算, 一定百发百中……我学的弹道学,或许兵工署就要来电报请我回去服务……”
不过,她的这次求学之路依然是有坎的。她一腔孤勇的跑到德国找到当时的弹道专家威克兰茨教授,希望能跟着他在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学习弹道专业。一开始教授拒绝了何泽慧:“因为我们技术物理系是个保密的系, 是不可能吸收外国人的, 尤其更不可能吸收女性来学弹道专业。”
何泽慧听了却没有放弃,她要做的就是争取机会,为自己更为祖国。于理,她反问克兰茨教授为什么当年选择帮助中国(1935年克兰茨来华,参与我国兵工署弹道研究所的筹建),而她现在想学这个专业却无门。于情,中国正处于战火之中,她确有深切的报国之心。
当然,我想必然还有何泽慧优异的成绩做背书,克兰茨教授后来终于松口。那次是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第一次收外国学生, 也是弹道专业第一次收女性学生。
1940年,何泽慧以《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论文获得工程博士学位。学业有成的她当时就想赶紧回到祖国,为国效力。奈何,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德国已把边境封锁, 不许任何人离开德国。
1943年,困在德国的何泽慧给当时在法国的钱三强(钱三强是何泽慧曾经清华的同班同学)写了一封信。当时处于二战,信不能封口,而且只限25个单词。何泽慧的信中大意是:问钱三强是否还在法国巴黎,如可能,代她向家中父母报个平安。
1945年,32岁的钱三强给何泽慧寄一封不寻常的短信:我向你提出结婚的请求。如能同意,我将等你一同回国。
虽然当时他们通信只能写短短的25个词,但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两位科学大家当时的甜蜜。1946年,何泽慧来到巴黎,和钱三强注册结婚。婚后她和丈夫一起进入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工作。
也正是在这个实验室,夫妻俩一起发现了铀核三,后来何泽慧又独自发现了铀核四。铀核三出现分裂的概率是三百分之一,铀核四出现分裂的概率是万分之一。当时这一发现震惊了国际物理学界,何泽慧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到了1948年夏季, 何泽慧和丈夫钱三强放弃了更好的实验室工作条件和个人更优渥的待遇,抱着刚满6个月的女儿祖玄, 登上东去的客轮, 踏上了归国的旅程。他们都明白“虽然科学没有国界, 但科学家都是有祖国的”。满目疮痍的祖国需要他们去建设。
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何泽慧和丈夫毅然扛起筹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重任。没有仪器没有经费,他们就去街上找,旧货站、废品站,寻找一个个可以利用的元部件。然后回到工作室手把手的研究和自制仪器。
没有人员,他们就运用自己的关系去一个个联系,诚心邀请。遇到可以栽培的年轻人,就手把手指导培育,甘当人梯。何泽慧更是细致,她会对研究员提交的每一篇文章都认真审阅,然后提出修改意见, 但从不挂自己的名字。……短短几年研究室从仅有的5人扩张到了150余人。
1956年,何泽慧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当时极其简陋的环境下研制核乳胶, 使中国成为当时成为少数能生产乳胶的国家之一。
而现在说到中国“之父”,大家都知道是钱三强。其实原本筹建“两弹一星”时,人员名单里有何泽慧,她也是毫无疑问的有专业实力的,但因为她是女性,又是钱三强的夫人,名字就被划去了。
但是,这背后同样离不开何泽慧的付出。比如氢弹研发时,一个重要数据就是何泽慧带人在实验室完成验证的。
何泽慧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国家是这样一种东西,不管对得起对不起你,对国家有益的,我就做。”
对于吃的她常常只需要几个馒头就能搞定;出行方面她也拒绝了单位派车,一直坐公车上下班;衣服常常是地摊上淘来的便宜货。
有一次,曾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的王焕玉和何泽慧一起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何泽慧就穿着一双打过三层补丁的鞋,提着一个带子都断了的人造革书包出现了。这让王焕玉惊讶不已:“一个吃过洋面包的科学家能这样, 让人非常敬佩。”
何泽慧是淡泊名利的,有媒体来采访、有人要为她著书立传,她都再三推脱。但是,一听说战后的日本不承认南京大屠杀时,她主动走到镁光灯下,在记者招待会上证实她读过《拉贝日记》……
2011年6月何泽慧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7岁。我们现在尊称她为“何先生”,因为正是她从“西天取经”回来,和那些先辈一起,让“科学在中国生根发芽”。
多多阅读,才有机会去寻找你人生的答案。我相信,浩瀚历史沉淀下来的人物故事,总能给予我们思想的启发。欢迎关注@图拉阅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